本文作者:author

华之杰IPO过审藏猫腻:数据矛盾,供应商“巧合”多,中信建投难辞其咎?

华之杰IPO过审藏猫腻:数据矛盾,供应商“巧合”多,中信建投难辞其咎?摘要: 华之杰IPO疑云:数据矛盾与供应商的“巧合”最近,苏州华之杰电讯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华之杰”)的IPO申请刚过审,这消息着实让人捏一把汗。中信建投证券作为保荐机构,刘新浩、...

华之杰IPO疑云:数据矛盾与供应商的“巧合”

最近,苏州华之杰电讯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华之杰”)的IPO申请刚过审,这消息着实让人捏一把汗。中信建投证券作为保荐机构,刘新浩、欧顺两位保荐代表人签字画押,这背后的责任,啧啧,可不是闹着玩的。

话说回来,华之杰这家公司,表面上看,是做智能控制的,专供锂电电动工具和消费电子产品,什么智能开关、无刷电机,听起来挺时髦。而且,人家业绩还不错,2023年和2024年,营收和净利润都是蹭蹭往上涨,尤其是在2024年消费市场疲软的大环境下,还能营收增长31.26%、归母净利增长26.38%,这成绩单,简直亮瞎眼。

可问题就出在这“亮瞎眼”上。仔细扒拉扒拉华之杰的信息披露,那槽点,简直多到让人怀疑人生。这公司,究竟是真金不怕火炼,还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?

营收增长的表象下:华之杰的“数据游戏”

华之杰的业绩增长,看着光鲜,但细究之下,总觉得哪里不对劲。这感觉,就像吃了一块奶油蛋糕,甜腻得让人反胃,总想知道里面是不是掺了什么工业香精。

销售数据自相矛盾:信披的随意性?

就拿它的销售结构来说吧,无刷电机和智能开关是两大主力产品,2024年前五大客户里,有四家都是冲着这俩来的,采购金额加起来足足有8个亿。这数据,白纸黑字,写得清清楚楚。

可再看看华之杰自己披露的产品类别构成,2024年智能开关卖了5.88亿,无刷电机卖了1.47亿,加起来才7.5亿左右。这还没算上其他客户的采购额呢,前五大客户买的都比你总销售额高了,这不是赤裸裸的打脸吗?

中信建投的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”?

这数据上的矛盾,简直是小学生都能看出来的问题,华之杰是怎么好意思往招股书里写的?更让人费解的是,中信建投的两位保代,刘新浩、欧顺,难道审核的时候都在打瞌睡吗?这种低级错误都能放过,要么是专业能力堪忧,要么就是压根没把投资者的利益放在心上。想想那些辛辛苦苦攒钱想搏一把的股民,要是被这种公司坑了,真是欲哭无泪。

供应商疑云:地址重叠与电话的秘密

除了销售数据,华之杰的供应商也颇有意思,简直是一出悬疑剧。这供应商名单里,藏着不少让人浮想联翩的“巧合”。

第一大委外厂商:3人小厂的能量

比如这个张家港市杨舍镇塘市南庄电子厂,它可是华之杰2024年的第一大委外厂商,采购金额高达近400万元。一个年采购额几百万的供应商,听起来挺厉害,对吧?可你猜怎么着?《天眼查》显示,这家公司只有3名员工。

更离谱的是,这家公司在2020年3月变更工商信息之前,注册地址竟然是张家港市新泾西路3号。这个地址,可不是什么无名小巷,它同时是华之杰子公司华捷电子的注册地址,也是华之杰这次IPO募资项目“年产8650万件电动工具智能零部件扩产项目”的建设地点。

这算什么?左手倒右手?自己给自己供货?这操作,真是让人叹为观止。

华捷电子与“影子公司”的联系

更精彩的还在后面。《天眼查》还显示,华捷电子曾经登记过一个联系电话,而这个电话号码,竟然也被一家名为“张家港市杨舍镇塘市宏伟电子厂”的公司使用过。

这家“宏伟电子厂”也出现在华之杰的《审核问询函的回复》里。华之杰说,已经核销了和这家公司的往来款,理由是“供应商已无业务往来且账龄达到3年以上”。这至少说明,这家和华捷电子共用电话号码的公司,也曾经是华之杰的供应商。

地址重叠,电话重叠,这难道仅仅是巧合?

中信建投的核查责任:是疏忽还是纵容?

当然,仅仅凭这些信息,就断定华之杰的采购对象是未披露的“影子公司”,可能有些武断。毕竟,商场如战场,各种利益纠葛错综复杂,很多事情不能只看表面。

但是,两个供应商,一个办公地址重叠,另一个电话号码重叠,这难道不值得中信建投深入核查一下吗?难道不应该刨根问底,查清楚这些“巧合”背后,到底隐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吗?

保荐机构,说白了,就是资本市场的“看门人”。如果“看门人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甚至和“小偷”沆瀣一气,那这个市场还有什么公平可言?那些信任中信建投、信任刘新浩和欧顺的投资者,他们的利益又该如何保障?

监管部门,是不是也应该好好查查,看看中信建投在华之杰的IPO过程中,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?是尽职尽责,还是敷衍了事?

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
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
微信扫一扫打赏

阅读
分享

发表评论

快捷回复:

验证码
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62人围观)参与讨论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